.

简介

教育留学

自然地理

资源地理

历史地理

政区地理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文教

旅游




经济

体制

  丹麦是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是欧洲八大经济国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发达,有欧洲乳酪市场之称。在许多工业领域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近年来,政府坚持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采取积极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及汇率。2000年9月28日丹全民公决否决加入欧元区后,仍坚持以"汇率挂钩"和"利率紧随"为主要特征的"准欧元政策"。2004年,丹政府继续实施税收零增长政策,扶持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刺激市场投资与消费,国民生产总值和外贸额持续上升,国际收支与公共财政盈余不断扩大,通胀率保持稳定。丹在"世界经济论坛(WEF)"2005-2006年度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四。

总量

  2004 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35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万美元。

  经济增长率:2%。

  货币名称:丹麦克朗(KRONE),1克朗=100欧尔。

  汇率:1美元=6.14丹麦克朗;1欧元=9.3丹麦克朗。

  通货膨胀率:2%。

  失业率:6.0%。

  (资料来源:2005丹麦统计年鉴。以下资料来源除特别标明外均与此同。)

工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003年工业总产值达5423.7亿丹麦克朗,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9%。从业人数42.3万,占就业总人数的15.3%。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石油开采、造船、水泥、电子、化工、冶金、医药、纺织、家具、造纸和印刷设备等。产品60%以上供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75%。船用主机、水泥设备、助听器、酶制剂和人造胰岛素等产品享誉世界。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农业

  农牧业高度发达。近年受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影响较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但在外贸中仍占较大比重。2003年农牧业总产值(包括渔业、林业)为644.93亿克朗,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6%。农牧结合,以牧为主,蓄牧业、林业产值606.12亿克朗,占农业总产值的94%。有耕地265.8万公顷,农场4.86万个,从业人员10.1万,占就业总人数的3.6%。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率居世界先进国家之列。农畜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约65%供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0.6%,猪肉、奶酪和黄油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丹是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产国,2003年有貂场1998个,产貂皮约1220万张。

  2003年家畜存栏数:牛172.4万头,其中奶牛59.6万头,羊14.4万只,猪1295万头,马4.3万匹;家禽存栏数1715.2万只。产奶467.5万吨,蛋1260吨。

渔业

  世界第15 、欧洲第2 、欧盟最大渔业国,捕鱼量约占欧盟捕鱼总量的36%。2002年总捕鱼量约132.8万吨,主要有鳕鱼、比目鱼、鲭鱼、鳗鱼和虾等,主要用于生产鱼油和鱼肉。至2002年底共有渔船2457艘,总吨位9.8万吨。2003年渔业产值38.91亿克朗。

服务业

  服务业发达,主要包括商业、电信、金融、保险、旅游和技术服务等。2003年产值达7450亿克朗,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3.4%。

交通运输业

  海、陆、空交通发达。商船主要从事国际运输。

  铁路:2003年有国营铁路2284公里,私营铁路495公里。客运量55.48 亿人公里,货运量20.91亿吨公里。

  公路:2003年总长约7.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09公里。2003年共有各种汽车约250万辆,其中小轿车188.8万辆、货车38.9万辆、公共汽车1.4万辆。公路国内货运量为110.57亿吨公里。

  水运:2003年20吨以上商船1838艘,总吨位739.1万吨。客运量为2.45 亿人公里,货运量为821.9万吨。全国有港口124个,菲德烈西亚港、凯隆堡港、哥本哈根港和奥胡斯港货运量居前列。

  空运:共有23个机场,民用飞机1124架。北欧航空公司为瑞典、丹麦和
丹麦
挪威共有,丹麦占2/7股份。哥本哈根卡斯楚普机场是丹最大航空港,也是欧洲北部重要航空枢纽。2002年空运乘客3.04亿人次,货物11.2万吨。

对外贸易

  外贸是丹经济命脉。主要原料靠进口,产品销售依赖国际市场。政府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产品出口。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1987年以来一直保持较大顺差。主要进口产品为运输设备、电信产品、纸张、原油、煤炭、钢铁、机械和饲料等。主要出口产品为乳制品、肉、鱼、家具、医药、电子产品、仪表、船舶、纺织品和服装等。

  世界著名的服装杰克琼斯,欧洲服饰名牌,就在丹麦。

旅游业

  2003年旅游业收入351.6亿克朗,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5%。旅游业就业人数为7.1万人,是丹麦服务行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年均外国游客约200万人。共有旅馆557家,客床10.6万多张。主要旅游点有哥本哈根、安徒生故乡-欧登塞、乐高积木城及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和最北角斯卡晏等。(资料来源:丹麦旅游局)

著名公司

  A.P. 穆勒集团(A.P.Moeller Group):成立于1904年。主要经

  营造船和海上运输、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航空运输、商品零售等。有子公司70家,分布100个国家,员工6万余人。下属的两家主要分公司斯汶堡汽轮公司和1912汽轮公司在 2003年《商业周刊》评选中分列世界 1000强企业中的346和359位(以市值计算)。1999年其下属的马士基船运公司(Maersk Line)兼并美国海陆航运公司,组成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运公司,并改名为马士基海陆船运公司(Maersk Sealand)。在北京、上海、大连、天津等地设有分公司,在南京、广州、重庆等地设有办事处。
丹麦

  诺和集团(Novo Group):原诺和诺德集团(Novo Nordisk),成立于1923年。世界著名医药和生化制品集团公司,生产的胰岛素和酶制剂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和40 以上。在6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或办事处,共有员工1.6万人。2000年11月正式分为两公司,负责制药业务的公司沿用原名称,负责酶制剂业务的公司改名为诺维信(Novozymes)。1995年该集团投资约2亿美元在天津设厂,是丹在华最大企业。

  丹佛斯集团(Danfoss):丹最大工业企业,主要生产采暖、制冷和传动及速控温控元件。在世界不少国家有子公司,共有雇员1.7万人。1995年在天津建立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热力膨胀阀、水阀、冷凝机组和相关产品。

  乐高公司(Lego):是一家丹麦的玩具公司,亦指该公司出品的积木玩具,由五彩的塑料积木、齿轮、迷你小人和各种不同其他零件,组成各种事物。

  该公司与多个娱乐公司有合作,如迪士尼、时代华纳。例如在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等电影在美国上映前后,乐高就会推出相应主题玩具。

环保事业

  丹麦税务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丹麦全面税改方案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已正式生效。这意味着2010年到2019年间,丹麦国内对环境、气候和健康不利的商品将变得更贵。

  转变思维

  丹麦多年来一直重视绿色经济的发展。如果说,1970年代石油危机后丹麦高能效、更加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变是局部和被动的,那么2008经济危机和2009气候变化大会后,丹麦政府则展示了全面和积极改革的决心。这个决心就是:争取实现"对化石燃料的零依赖",使丹麦成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其实在丹麦,减排与经济增长早已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限制关系。据丹麦官方的数据,丹麦经济在过去30年里累计增长78%,但能源消耗量基本保持不变。1990年到2007年,丹麦经济增长超过40%,二氧化碳排放量却降低了近14%。这一方面与它高能效的生产方式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丹麦政府上世纪70年代以来坚持鼓励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历经最初的阵痛后,风电产业已经成为丹麦的一张王牌。

  创新与合作

  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1975年到2007年,丹麦用于国立大学和科研院所能源研发的资金翻了四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瑞索(Risoe)中心是丹麦专门致力于能源研发的学术机构,除了在风能研究方面实力雄厚,中心在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研究上也极具竞争力。丹麦政府的大胆设想是把丹麦变成"绿色实验室",鼓励国内外研究人员和企业在丹麦尝试他们的新科技。

  丹麦政府2007年成立了"气候变化商业工作组",成员包括经济与商务部、气候与能源部、外交部、科研部及环境部的5位部长,12个优势行业的工商业组织,5个科研院所和20名大型公司的总裁或高管。工作组2009年11月公布了《丹麦气候变化商业战略:全球的挑战,丹麦的应对》报告,核心是围绕气候相关解决方案,制定规划,鼓励各部门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

  在丹麦,合作社是一种很有趣的绿色经济发展尝试,其参与者有公司、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公司和政府合作设计不同的项目,每个公司将其他公司视为自己发展的资源,相互交换信息,以确定能否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各自的生产能力和环境标准。在中心城市之外,可以看到很多居民聚居村开展小型合作项目,比如共同安装几架风车,共同建立生物能发电设备,不仅满足了居民日常能源需要,也保护了环境。

  丹麦的启示

  丹麦内在的危机意识和经年韬光养晦,让这个小国如今成为"绿色模范生"。1976年通过的第一个国家能源计划,揭开了丹麦能源结构调整的序幕。在1990年至2001年间,丹麦先后出台"能源2000"、"能源2000跟进计划"、"生物质能协议"、"能源21"、"气候2012"等,其核心都是大力减排和提高能效,以税收手段强制低能效产业逐步改进生产方式,并将税收反哺清洁能源产业,使其稳健发展。

  丹麦将环境和能源转型当成系统工作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其改革源自能源危机,但是不止于解决能源危机,它充分照顾了自然环境、经济增长、财政分配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因素,让各方积极参与。虽然系统性改革有很多困难,但创新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人民生活

  以高福利、高收入、高税收、高消费为特征。2002年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开支为3958.89亿克朗,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8.4%。2002年人均收入22.18万克朗。2003年失业人数约为17.1万人。全国有医生9400人,病床2.6万张。私人住宅拥有率53%,别墅拥有率11%,手机使用率68%,家庭电脑拥有率70%,上网率79%。每千人拥有医生2.5名,洗衣机740台、电视机575台,小轿车343辆、电话613部、传真机12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