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政体
1993年11月18日,南非多党谈判通过临时宪法草案,于1994年4月27日正式生效。这是南非历史上第一部体现种族平等的宪法。1996年5月8日,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草案,草案经修改后于10月7日正式通过,并于12月4日经宪法法院批准。12月10日,曼德拉总统签署政令批准新宪法,新宪法于1997年开始分阶段实施。新宪法保留了临时宪法中权利法案、三权分立系统、联邦制政府管理体制和现行司法体系的重大制宪原则和内容。对临时宪法的主要修改是,1999年大选后,将各政党按比例分享权力改为大选中的多数党单独执政。新宪法规定,不分种族、性别、宗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机构由宪法法院、最高法院、高级法院、地方法院及国家检察总局和各级检察机关组成。宪法法院为解释宪法的最高司法机构;最高法院为除宪法事务外的最高司法机构;国家检察总局向司法部长负责,检察机关对应每个高等法院设置;各级检察机关向各级法院提起公诉。立法机构由国民议会和地方议院组成。议会分为国民议会和省级事务全国委员会,国民议会共设400个议席,200个席位通过全国大选产

宪法
式批准,并于1997年开始分阶段实施。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度,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相互依存,各行其权。宪法中的人权法案(Bill of Right)被称为南非民主的基石,明确保障公民各项权利。修改宪法序言须国民议会四分之三议员和省务院中的六省通过;修改宪法其他条款须国民议会三分之二议员通过;如修宪部分涉及省务条款,须省务院中的六省通过。

议会
实行两院制,分为国民议会和全国省级事务委员会(简称省务院),任期均为5年。本届议会由2009 年4月举行的全国和 9省议会选举产生。国民议会共设400个议席,其中200个席位根据全国选举结果分配,另200个席位根据省级选举结果分配。非国大获264席,占65.9%,民主联盟67席,人民大会党30席,因卡塔自由党18席,独立民主党、联合民主运动、新自由阵线各4席,其余席位由非洲基督教民主党等政党占有。国民议会议长马克思·西苏鲁(Max Sisulu, 非国大)。省务院共90名代表,每省10名代表,其中6名为常任代表,省长等4人为特别代表。省务院主席姆宁瓦·约翰尼斯·马赫兰古(Mninwa Johannes Mahlangu,非国大)。南非国民议会和省务院下设与政府各部门相对应的专门委员会、临时委员会和两院联合委员会。司法
司法体系基本分为法院、刑事司法和检察机关3大系统。法院由宪法法院、最高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等组成。宪法法院院长桑迪莱· 恩格佐博(Sandile Ngcobo)。最高上诉法院首席大法官莱克斯·姆帕蒂(Lex Mpati)。总检察长门奇· 西梅拉内 (Menzi Simelane)。
政党
多党制。国民议会现有13个政党。(1)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Aflikan National Kongress of South Aflika):简称非国大,主要执政党,最大的黑人民族主义政党。主张建立统一、民主和种族平等的新南非,领导了南非反种族主义斗争。创立于1912年,1925年改现名,有成员62万。曾长期主张非暴力斗争。1960年被南非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主要领导人流亡国外。1961年决定开展武装斗争,成立"民族之矛"军事组织,曼德拉任总司令。1962年,曼德拉等人被捕。非国大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获得国内外的广泛同情和支持,逐渐成为南非影响最大的黑人解放组织。80年代后调整斗争策略,确定政治解决南非问题和灵活处理制宪谈判的战略,在南非平稳过渡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994年4月成为执政党。1997年12月举行第50次全国代表大会,曼德拉辞去领袖职务,选举产生以姆贝基为首的新的领导集体。在1999年6月新南非第二次大选中再次获胜,继续执政。2002年12月举行第51次全国代表大会,姆贝基蝉联领袖。在2004年第三次大选中,非国大赢得69.68%选票,蝉联执政。2007年12月举行第52次全国代表大会,雅各布·祖马当选党领袖,副领袖卡莱马·莫特兰蒂,全国主席巴莱卡· 姆贝特(Baleka Mbeti),总书记格维德· 曼塔谢(Gwede Mantashe)。 在2009年4月第四次大选中,非国大以65.9%的得票率再次赢得国民议会选举胜利,继续执政。 (2)民主联盟(Demokratic Alliance): 第一大反对党。前身为民主党,2000年6月与新国民党合并后改为现名。主要成员为白人,代表英裔白人工商金融界利益。是白人"自由派"左翼政党,主张废除种族隔离,积极参与南非和平进程。2001年10月,新国民党退出民主联盟。为壮大力量,民盟实行战略转变,致力于建立包括黑人、白人党员在内的人民政党。2003年9月,与黑人政党因卡塔自由党结成"变革联盟"共同应对2004年大选,并在国民议选举中赢得12.37%选票, 获50个议席 。在2009年4月第四次大选中,赢得国民议会选举16.66%选票,获67个议席。在西开普省议会选举中获得52%的选票,赢得该省执政权。领袖海伦·齐勒(Helen Zille)。 (3)人民大会党(Kongress of the People):2008年11月由部分前内阁和地方政府高官脱离非国大后组成。主张建立真正不分种族、没有阶级和性别歧视的人民政党,改革现行选举制度和政府官员任命制度;大力发展农业和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强力打击犯罪,培育社会安防意识。在2009年4月第四次大选中,赢得国民议会选举7.42%选票,获30个议席,成为议会第三大党。主席莫修瓦· 莱科塔(Mosiuoa Lekota)。身是"民族文化解放运动",成立于1928年,1990年向所有种族开放,改为政党并用现名。以争取黑人解放为宗旨,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南非问题。 1994年4月在全国大选中得票率居第三位,进入民族团结政府。1996年后在夸祖鲁/纳塔尔省主政。1999年大选后继续参加中央政府,与非国大在夸/纳省联合执政。2003年9月与民主联盟结成"变革联盟"共同应对2004年大选,在大选中赢得6.97%选票,28席;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夸/纳省议会选中得票率降为36.87%,丧失该省第一大党地位。在2009年4月第四次大选中,赢得国民议会选举4.55%选票,获18个议席;在夸/纳省议会选举中得票率进一步降至20.5%。领袖曼戈苏图·布特莱齐(Mangosuthu Buthelezi)。 (5)南非共产党(South Aflikan Kommunist Party):与非国大、南

政要
总统 南非现任总统雅各布·祖马(Jakob Zuma),2009年5月就任 ,是南非结束种族主义统治以来的第4位总统,内阁首相兼副总统卡莱马·莫特兰蒂,终身名誉总统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雅各布·祖马:总统。1942年生。出身贫苦,未接受过正规教育。1958年加入非国大,1963年起被白人政权监禁10年,后长期流亡国外。曾任非国大情报部主任、副总书记、全国主席、夸/纳省主席。1997年当选非国大副领袖。1999年至2005年任副总统。2007年12月当选非国大领袖。2009年5月当选总统。曾于1996、1998年以地方官员身份、2004年以副总统身份、2008年以非国大领袖身份访华。卡莱马·莫特兰蒂:副总统。1949年生。早年流放罗宾岛。新南非成立前曾任全国矿业工会总书记和非国大豪登地区主席。1997年当选非国大总书记,2002年连任。2007年12月当选非国大副领袖。2008年9月接替辞职的姆贝基出任总统至2009年5月。祖马就任总统后,任命莫为副总统。 纳尔逊·曼德拉:前总统,非国大前领袖,著名黑人领袖。1918年生于特兰斯凯乌姆塔塔地区坦姆部族酋长家庭。青年时代就投身于黑人解放事业,并为此放弃继承酋长地位。1944年参加非国大,先后担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全国主席、非国大副领袖。1961年参与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并任总司令,领导开展反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武装斗争。196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