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国家简述

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作为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已经成为软件业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也将成为全球重要出口国。印度也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
|
|
概括
国名
印度者,唐云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中略)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慈恩传二曰:"印特伽国,谓印度也。"是月之名与Indu混也。
印度行政区划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心绘有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橙色象征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是教士法衣的颜色,舍身为国的英雄们的颜色;白色象征纯洁的真理;绿色表示信心,代表人类生命所依存的生产力。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对于印度人而言,它是神圣之轮、真理之轮、向着进步转动之轮,永远轮回苍穹之轮。货币
欧元(Euro)(原货币:塞浦路斯镑) 所在时区:标准时区:+2 时区 UTC/GMT +2 个小时 夏时制:+3 时区 UTC/GMT +3 个小时 同北京时差:冬令时-6,夏令时-5 国际电话码:00357国徽
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三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守兽之间雕有法轮,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

国歌
印度国歌为《人民的意志》,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创作的。国花
印度国花为荷花。国鸟
蓝孔雀是印度的国鸟。国树
菩提树是印度的国树。国土
实际控制面积约316万平方公里(包括中印边境藏南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政府宣称其领土为328万7800平方公里,印度面积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种族
关于种族的划分,历来聚讼纷纭。目前,受到学术界普遍公认的划分方法,是由B.s.古哈于1935年提出来的。他将印度的种族划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尼格罗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亚人(the Proto—Austroloids)、中国人、蒙古人(the Mong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纳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印度土著人。 经过通婚与往来,不同的种族血统多有混合。尼格罗人走向边缘,近乎灭绝。原始澳大利亚人散布在印度南部、西部和中部的部落之中。蒙古人与其他人种融合最少,分布在印度东北部、西孟加拉邦和喜马拉雅山山麓。地中海人是辉煌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在这一文明衰亡之后,他们向东迁徙并分散在恒河流域。来自阿尔卑斯山的种族渗透到恒河流域之时,不同种族血统的融合开始大量出现。地中海人主要生活在恒河上游,阿尔卑斯山人主要生活在恒河下游。在印度南方,则以达罗毗荼人和前达罗毗荼人为主。 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从中亚地区迁入印度次大陆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首都
印度首都新德里,位于该国西北部,坐落在恒河支流朱木拿河(又译:亚穆纳河)西岸。新德里和德里中间隔着一座德里门(the India Gate),并以著名的拉姆利拉广场为界,广场以南为新德里,广场以北为老德里。如今德里是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占地1485平方公里。新德里是印度的心脏,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整个国家运行的脉搏。老德里、新德里紧紧相联,古老与现代交 印度风光欣赏(21张)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
元首
总统普拉纳布·慕克吉,1935年12月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比尔布姆县。2009年5月23日被任命为财政部长。2012年7月22日印度选举委员会宣布,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候选人、前财政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当选印度新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