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教育留学

地理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文教

旅游




地理

自然地理

  芬兰总面积共 338,000 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南北最长距离达 1,157 公里,东西最宽为 542 公里。

  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与"千湖之国",地势北高南低,[url]内陆水域[/url]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精确来说全国共有187,888个湖泊和179,584个岛屿。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 512 公里。

  除了湖泊之外,全国为大片森林覆盖,占总面积的66.7%,以松和云杉为主。可耕种面积较少,仅占8%。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

  芬兰冬季寒冷,仅南部较温和。全国1/3的土地在[url]北极圈[/url]内,属[url]温带海洋性气候[/url]。从南至北,1月平均气温约-4--16℃;7月气温16-13℃。年降水量约400-600毫米(三分之一为霰和雪)。水力资源丰富。有铜、锌、金、铬、钴、钛、钒等矿藏。芬兰地处北纬60 度到70 度之间,有四分之一的地方处在北极圈内,最北的地区夏天有73天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下,冬天则有51天不出太阳。

  芬兰拥有世界上纬度第二高的首都赫尔辛基,仅次于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

  "千湖之国"的来历

  芬兰的湖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呢?这要从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起。

  芬兰靠近北极圈,几十万年以前,芬兰曾经像今天的格陵兰岛一样被冰层封冻着,这些封冻的冰层不断地发
生缓慢的运动而对地面产生巨大的力量,因地面的硬度不同,经过冰层运动的作用,会使地面变得凸凹不平。此外,巨大冰层本身沉重的压力,还会使地面下陷,冰层越厚,地面下陷就越深。

  大约距今一万年左右,这里的气候逐渐转暖了,覆盖在地面上的冰层开始慢慢溶化。到冰层全部溶化殆尽的时候,原来冻结在冰块中的泥沙砾石,都脱离出来堆积在地面上,更使地面变得凸凹不平,坑坑洼洼。这种坑坑洼洼的地面,正是形成湖泊的良好条件。俟冰雪全部消融后,一部分水充盈了这些低洼地。一部分流进了江河中,每年的降水又在不断地补充着这些低洼
千湖之国
地方所蒸发掉的水分,因此,宛如繁星似的湖泊就在芬兰这个地方出现了。这些由于冰川活动造成的湖泊,称为冰蚀湖和冰碛湖。画家高贺琪运用中国画写意的笔法,生动地表现了千湖之国的自然风貌。

  除了芬兰外,瑞典、加拿大、瑞士等国家也曾经有和芬兰相似的状况,因而这些国家的湖泊也非常多。class="nr_top">

  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以后芬兰人迁入,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同诸如鄂温克,鄂伦春等西伯利亚和远东驯鹿民族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在瑞典的埃里克国王(King Erik)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之后,两国在700年间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诗史《卡勒瓦拉》(Kalevala)发表后才受到重视。1808年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就一直就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简短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提
世界最大的东正教堂
供了芬兰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历史地理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11世纪,芬兰就出现了自己的国家,从芬兰的建国到如今,一共经历了九个王朝的更替,才迎来了芬兰共和国的建立。

  塞尔维克和埃里克王朝(1130-1250)

  富尔昆王朝(1250—1363)

  梅克伦堡王朝(1363-1389)

  卡尔玛联合(1389—1521)

  瓦萨王朝(1523-1654)

  巴拉丁纳特王朝(1654-1720)

  黑森王朝(1720-1751)

  荷尔斯泰因- 戈托普王朝(1751-1818)

  罗曼诺夫- 荷尔斯泰因 - 戈托普王朝(1809-1917)

  芬兰共和国(1919-)

  芬兰又称"千湖之国",在瑞典国王埃里克九世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之后,两国在700年间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发表后才受到重视。1808年芬兰被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瑞典与俄罗斯交战落败,此后芬兰就一直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短暂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向芬兰提供了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

  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2007年3月18日,议会选举,中间党获得200个议席中的51席,联合党获得50席,社民党获得45席,左翼联盟获得17个议席,绿色联盟获得15个议席,瑞典人民党和基督教联盟分别获得9个和7个议席。4月19日,以马蒂·万哈宁为总理的政府宣誓就职,政府由中间党、联合党、绿色联盟和瑞典人民党组成。

资源地理

  森林覆盖率高达66.7%,约2024.7万公顷,人均占有量3.89公顷,木材储积量20.48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铜较多,还含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

政区地理

  芬兰最早有12个省份(芬兰语:单数lääni,复数läänit;瑞典语:län),1997年重新划定行政区后现有省份减少到6个:

  奥兰府 (芬兰语:Ahvenanmaan maakunta;瑞典语:Åland)

  东芬兰省(芬兰语:Itä-Suomen lääni;瑞典语:Östra Finlands län)

  拉普兰省 (芬兰语:Lapin lääni;瑞典语:Lapplands län)

  奥卢省 (芬兰语:Oulun lääni;瑞典语:Uleåborgs län)

  南芬兰省(芬兰语:Etelä-Suomen lääni;瑞典语:Södra Finlands län)

  西芬兰省(芬兰语:Länsi-Suomen lääni;瑞典语:Västra Finlands län)

  其中奥兰府(Åland)享有高度自治。